首個行業標準預發布 智算中心建設邁向規范化
當前,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算力需求呈爆發式增長,算力規模的快速擴張也讓機房基礎設施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全球計算聯盟理事長金海將其概括為“熱、電、空間”三大難題,加之標準缺失、建設周期長等問題,“AI等機房”的困境已成為制約產業發展的核心瓶頸——AI技術迭代迅猛,而傳統機房建設需6到8個月,往往出現技術等待基礎設施的被動局面。華為董事、ICT BG CEO楊超斌也指出,隨著單個算力集群規模和服務器功率的大幅增長,液冷機房正成為智算中心的未來趨勢,但相比標準化的傳統風冷機房,液冷機房的產業鏈、標準化建設亟待完善。
“隨著《規范》的預發布,產業將進入有章可循的新范式。”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高級工程師沈芷月詳解了《規范》的三大核心價值:其一,精準破解“AI等機房”困局,通過明確設計、建設、運營的統一標準與路徑,將機房完備周期從6至8個月縮短到3個月,大幅降低產業摸索試錯成本,確保算力交付跟上AI技術發展節奏;其二,顯著降低產業總成本,以標準化推動液冷等高效散熱技術規模化應用,助力實現綠色低碳發展目標;其三,引導產業有序競爭,《規范》凝聚了數十家頭部企業的共識,為上下游企業提供清晰的接口標準與協同框架,推動產業生態從點狀突破走向體系化發展。
在保障《規范》指導性的同時,業界更注重為技術創新預留充足空間。沈芷月表示,《規范》的研制堅持“抓大放小”原則,僅設定性能基準、安全準則與接口規范,不限制具體技術路徑與工藝,為多元技術路線保留創新競爭空間;《規范》編制過程匯聚全球計算聯盟、標準化機構及全產業鏈智慧,既立足現實可行性,又預判未來趨勢,確保標準前瞻性;且《規范》將持續迭代,正式發布后仍會根據市場實踐動態修訂完善。
全球計算聯盟秘書處CTO苗福友也表示,用戶深度參與是標準科學性的重要保障,用戶作為痛點感知者與最終采購方,其需求能精準拉動產業鏈協同,讓《規范》更貼合實際應用。此次預發布的《規范》為0.6版本,計劃于今年11月至12月升級至1.0版本,后續將根據產業需求持續推出1.1版本等更新版本,迭代節奏遠快于傳統標準,更適配AIDC產業快速發展的特性。
為推動產業持續協同創新,全球計算聯盟產業溝通部負責人鞠可一透露,AIDC產業發展大會將固定為年度活動,未來計劃增設分論壇、展覽等多元形式,并拓展至東南亞、中東、歐洲等區域,形成跟蹤解決產業痛點的長效機制。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規范》的逐步完善與落地,疊加全產業鏈的協同創新,AIDC產業正迎來規范化與高質量發展的全新起點,為人工智能產業的澎湃發展筑牢算力根基。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互聯網排行榜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科技互聯網熱門推薦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