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創新能力穩步提升
“‘十四五’是我國科技事業發展歷程中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五年。”陰和俊說,在全社會共同努力下,我國科技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
從量子科技、生命科學、物質科學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原創成果,到“天宮”空間站轉入常態化運營、“嫦娥六號”實現月背采樣返回,再到5G通信實現大規模應用、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穩居世界首位……五年來,我國科技發展取得亮眼成績。
數據顯示,2024年全社會研發投入超3.6萬億元,較2020年增長48%;研發投入強度達到2.68%,超過歐盟國家平均水平;研發人員總量世界第一。
與此同時,我國基礎研究水平進一步提升,國家戰略科技力量不斷壯大,區域科技創新呈現良好態勢,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排名由2020年的第14位提升至2024年的第10位。
五年來,我國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加速融合。規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較“十三五”末增長42%;“三新”經濟增加值占GDP比重達18%。企業研發投入占比超77%;高新技術企業超50萬家,較2020年增加83%。
科技領域是最需要不斷改革的領域。創新“揭榜掛帥”“賽馬制”“鏈主制”等模式,探索完善經費“包干制”;推進分類評價試點,支持青年科研人員挑大梁、當主角;推出科技金融政策“組合拳”,2021年以來科創板首發上市376家企業……“十四五”時期,我國科技體制改革持續深化,創新創造活力充分釋放。
“現在距離實現建成科技強國目標只有10年時間了,未來5年是十分關鍵的攻堅期。”陰和俊說,“十五五”時期,科技部將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發展,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營造世界一流創新環境,全面提升科技創新能力,為建成科技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關鍵詞:
免責聲明:本網站內容主要來自原創、合作媒體供稿和第三方自媒體作者投稿,凡在本網站出現的信息,均僅供參考。本網站將盡力確保所提供信息的準確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證有關資料的準確性及可靠性,讀者在使用前請進一步核實,并對任何自主決定的行為負責。本網站對有關資料所引致的錯誤、不確或遺漏,概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任何單位或個人認為本網站中的網頁或鏈接內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識產權或存在不實內容時,應及時向本網站提出書面權利通知或不實情況說明,并提供身份證明、權屬證明及詳細侵權或不實情況證明。本網站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將會依法盡快聯系相關文章源頭核實,溝通刪除相關內容或斷開相關鏈接。
科技互聯網排行榜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科技互聯網熱門推薦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
-
2018-09-28 11:31